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第六醫(yī)院院長陸林
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 (記者孫紅麗)由人民網·人民健康主辦的2022年全國兩會“健康中國人”系列圓桌座談近日在北京舉行。在“助推健康科普進校園 提高學生健康素養(yǎng)”專場座談上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第六醫(yī)院院長陸林表示,“關注、重視、干預”是應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,需要政府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等各方形成合力,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,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。
另外,針對學校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,陸林提出,每一所學校都應該配備經過專業(yè)培訓的心理咨詢師或治療師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應“從小抓起”,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就普及相關知識,幫助孩子們掌握緩解情緒、疏導壓力的方式方法。
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
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(fā)展,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(fā)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,已成為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(wèi)生問題。當前,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見問題有哪些?
陸林認為,心理健康是兒童青少年學習、成長乃至未來人生發(fā)展的基礎和關鍵。常見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焦慮障礙、抑郁障礙及品行障礙,還有一些孩子存在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、自閉癥、游戲成癮等問題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發(fā)布的《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(fā)展報告(2019~2020)》顯示,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.6%,亟需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。
“兒童青少年心理發(fā)育尚未成熟,因此在面對學習壓力、外界刺激、沖突矛盾時,往往無法很好地調節(jié)情緒和心理狀況,容易出現(xiàn)各種精神心理問題。”陸林說,受疫情影響,學生長時間居家學習,容易出現(xiàn)沉迷電子產品、熬夜、缺乏體育鍛煉、親子矛盾沖突、缺少與同學朋友的交流溝通等現(xiàn)象,導致近視、抑郁、社交恐懼、游戲成癮等身心健康問題。
家長和老師要及時關注、重視、干預
我們該如何保護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?
2019年,國家衛(wèi)健委會同中宣部等12個部門印發(fā)《健康中國行動—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(2019-2022年)》,要求各方加強宣傳教育,尤其是對兒童青少年及家長、教師等加強心理健康宣教,傳播心理健康知識,幫助全社會進一步樹立“身心同健康”意識,掌握應對心理行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。
陸林表示,一是家長要引起重視,不要把成年人的不良情緒傳遞給孩子,同時也要注意對孩子進行健康行為引導和心理疏導;二是兒童青少年自身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學習規(guī)律,盡量不要一個人在家里長期封閉,多與家人、同伴交流,適當體育鍛煉。
陸林建議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兒童青少年情緒偏離正常,或者生活規(guī)律發(fā)生改變,出現(xiàn)失眠、早上不愿意起床、不愿意跟其他人接觸、溝通障礙甚至有極端行為時,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及時關注、重視、干預,盡早帶孩子到專業(yè)機構進行評估診斷,并采取相應的診療干預手段。